【遠見】加速數位金融基礎建設 「開放」才能決戰未來
金融科技園區及數位沙盒實驗,都會是債權商城-新創金融科技業者的重要里程盃!
- 媒體報導
- 2018/10/01
文 / 林讓均 攝影 / 蘇義傑 2018-10-01
《遠見》調查發現,五成數位金融服務用戶遇到最大難關是「需下載多個App,難以整合」,而這也正是現今數位金融的主要難題。如何打造開放環境、組織生態圈,讓既有金融業者與FinTech新創團隊良性競合,是邁向下階段的首要任務。
9月18日,台灣金融科技(FinTech)產業進入新的里程碑。
籌備近一年、台灣第一個FinTech共創地標──「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在南海路仰德大樓熱鬧啟用。這個工業風、空間穿透的單層365坪基地,目前已有37家金融科技業者進駐。
一手催生園區的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會後隨即送上一份大禮。他宣布,金管會正式在當天核准「金融監理沙盒」第一案,由「凱基銀行」攜手「中華電信」進行電信行動身分認證技術的測試,未來用手機號碼,就能申請信貸與信用卡。
此案將於12月5日進入沙盒,預計實驗一年,也被視為中華電信跨入金融業、搶「純網銀」執照的暖身準備。除了本案之外,還有兩件分別處於審查、補件程序,而請求輔導的案件也達37件,頗為踴躍。
Open Banking〉開放數據,追求良性競合
不論是跨業結盟、純網銀或金融科技的下一步,都得談到現在國際上熱議的FinTech話題:「Open Banking(開放銀行)」。
「Open Banking是在『金融數據安全共享』的前提下,去推動銀行和FinTech公司的良性競合,以追求消費者和社會利益的最大化!」政大副校長、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說,目前英、美、歐盟、新加坡與南韓等國,都陸續完成Open Banking框架與Open API平台。
她解釋,Open Banking通常是指銀行透過與第三方服務提供商(TSP)合作,以開放的API來共享金融數據,消費者可從中獲得更多整合性的金融服務,不過,金融數據主導權還是得在消費者身上。
本次《遠見》數位金融服務大調查也發現,近五成的受調者在使用數金服務時,遇到的主要缺點就是「需下載多個App,繁瑣而難以整合」。
「Open Banking就是為了解決『難以整合』的問題!」王儷玲舉例,如果消費者想使用別家銀行的金融服務,就要再開一個戶頭、再下載一個App,不僅麻煩而且資產分散,難以做全觀式的配置。
但如果有第三方平台提供整合式服務,在客戶同意提供帳戶資料後,該平台就能彙整各家銀行數據並作資產分析,因此客戶可以進行更透明、有效率的理財。
這過程猶如丟入一條鯰魚,可促進傳統金融業者與FinTech新創的良性競合。
王儷玲表示,英國CMA(競爭和市場管理局)報告指出,消金客戶每一次更換銀行,平均能節省80英鎊(約台幣3220元),而企金客戶每次更換銀行,則平均能省92英鎊(約台幣3700元)。
儘管如此,英國每年平均只有3%消金客、4%企金客會換銀行,因為多數客戶其實並未得到充分資訊,導致權益不彰。
API經濟〉勿單打獨鬥 組生態圈累積能量
不過,推動Open Banking的主要挑戰是資安、消費者隱私保障,尤其在GDPR(歐盟個資法)產生跨國性影響的此時。因此,開放銀行、共享數據的過程,需要反覆進行風險檢驗。
目前,除了進入金融監理沙盒,也能在金融科技創新園區的「數位沙盒」平台進行實驗,由金融機構提供數據、FinTech新創提供API方案,兩者共享資源,以找出創新應用。
「推動金融科技的過程中,最怕『老大心態』!」台灣金融科技協會理事長王可言觀察,現在很多金融機構自己做FinTech研發,單打獨鬥的結果就是沒有足夠創新,大部分還是在做傳統金融服務。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監管單位、金融業者還是常把FinTech業者看成「未來敵人」。
他表示,其實新創科技不是來顛覆金融業,而是幫助轉型,但現在的法規框架卻經常扼殺新創空間,例如最近熱議的純網銀,資本門檻需100億元,哪個新創團隊玩得起?而金融監理沙盒曝險上限只有兩億元,更是奇怪的門檻,那些以手續費為主要營收的交易所、P2P業者根本無法生存。
雖然台灣邁向Bank3.0超過三年,但在王可言看來,「說的比做的多!」,應該發展「API經濟」,各方充分開放數據與API、接軌各種創新能量,讓台灣的FinTech生態圈快速壯大。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型業者「參與卻不主導」,避免「帶頭的大魚反過來吃小魚」的窘境。
國際競爭〉學會用別人武器 來幫我們打仗
究竟,近年台灣金融科技發展現況如何?挑戰是什麼?
金融總會統計,金融業者對金融科技投入的總金額,預估今年將達138億元,與去年近110億元相比,增加26%。智財局資料也顯示,金融專利數快步成長,今年上半年已有215件,與2017年全年294件相去不遠,更比2016的38件來得多。
根據《遠見》此次調查,六成金融與FinTech業者覺得發展FinTech最大挑戰在於「金融科技人才不足」,「相關法規限制」則從去年的首要挑戰、降至第二位。
一位負責數金部門的金控副總就表示,今年很明顯發現金融科技已從「概念期」進入「實作期」,真正著手研發之後,更感到需才孔急。
此外,相關的法規架構逐步確立,今年5月正式上路俗稱金融監理沙盒的「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就是法規鬆綁的一大指標。
中華金融科技產業促進會理事長、瑞保網科LnB信用市集執行長楊瑞芬卻認為,在台灣發展金融科技,灰色地帶還是太多,主管機關應負面表列、先把紅線畫出來。
像是對ICO(首次代幣發行)、P2P產業,各國都開始進行規範,尤其大陸嚴厲整治。反觀台灣,各機關卻互踢皮球、不置可否,連主管單位都模糊,一旦危機引爆,好不容易萌芽的新創事業會整批被打掛。
她也表示,FinTech是全球競爭,台灣不能自外於世界,得創造外資參與的條件。外資代表著國際資金、技術與人才,像是「純網銀」這些創新型態的服務,不能關起門來自己玩,「要學著用別人的武器,幫我們打仗!」
儘管今年金管會才將金融科技辦公室,提升為「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中心」,但楊瑞芬倡議應進一步設置「金融科技發展局」,成為金融科技的主管機關。就像英國的FCA(金融行為管理局),有超然地位與全觀視野。
決戰未來,台灣發展FinTech的關鍵字是什麼?
「基礎建設!」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組長羅至善觀察,《遠見》此次調查中,只約兩成的金融與FinTech業者認為「缺乏發展數位金融的基礎建設」是最大挑戰,「業者嚴重低估數位金融基礎建設的重要性,他們不知道自己就是被這個卡住、而且卡最兇!」
羅至善指出,數金基礎建設包括e-KYC(電子身分認證)、e-AML(洗錢防制)、法遵科技、優化與統一API規格、Open Banking等,這些都是國際上正大力布建的基礎工程,像是今年剛施行的歐盟法案PSD2(第二號支付服務指令),就要求銀行不能再壟斷金融與消費數據,須開放客戶數據給金融科技新創。
「這就好像沒有好的網路頻寬,根本不用看YouTube,」她說,想加速就要把山路變成高速公路,只是要對個資加以保障,兼顧創新與風險,以免用路人(業者、消費者)摔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