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媒體報導
  • 【財經新報】支付堵塞、監管曖昧不明,臺灣 P2P 網貸機會在哪?

【財經新報】支付堵塞、監管曖昧不明,臺灣 P2P 網貸機會在哪?

互聯網+ 不動產抵押債權在臺灣的優勢: 1.「有法律保障」: 臺灣不動產物權法令較為嚴密,是債權擔保的有力保障 2.「穩健性的債權投資」:臺灣人投資喜好定期存款比例相當高,符合客戶的投資喜好 3.市場定位具體 : 不動產擔保抵押債權市場的借款人通常是被銀行拒絕而轉向民間借貸市場的借貸者。所以開發不動產擔保抵押債權市場「覆蓋了銀行產品線的"死角",完善了整體金融環境。」

  • 媒體報導
  • 2017/07/05

作者 TechNews | 發布日期 2017 年 07 月 05 日 18:25 | 分類 中國觀察 , 財經


 

編按:P2P 借貸在大陸市場從爆發式發展逐步走向規範化;台灣則受限於法規與監管問題,導致近幾年雖然有幾家廠商投入,市場接受度整體仍不高。本文主要是探討台灣在網貸所遇到的困難與前景,並提出目前可能的解決方法。


2016 年 8 月,《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正式發佈,中國大陸 P2P 網貸的野蠻生長終被遏制,發展走向合規。而至 2017 年 5 月,臺灣 P2P 網貸平台仍屈指可數。據不完全統計,臺灣現有 7 家平台提供以信用貸款和不動產抵押擔保貸款為主的網貸業務。臺灣 P2P 網貸似乎才開始升起冉冉火苗。

開源早,發展慢,互聯網帶來新機
2013 年,大陸第三方支付、P2P 網貸、眾籌、互聯網理財等互聯網金融模式框架初步確立,行業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與此同時,監管也亦步緊趨,逐步建立系統規範。而臺灣的互聯網金融還在小心地探索中,無論是支付還是 P2P 網貸,並沒有以燎原之勢發展。監管以保守的態度對企業「曖昧不明」─不抑制、不提倡、不合作。

相對於大陸 P2P 網貸的爆發式增長,臺灣金融市場對 P2P 網貸似乎冷靜得多。由於臺灣的市場經濟更成熟,其金融市場也更加成熟。臺灣銀行間競爭激烈,利息較低,因此小微企業融資成本較低,對 P2P 網貸需求不像大陸般旺盛。但 2008 年金融海嘯後,無論是政府批准設立的金融機構還是地下金融組織,對放貸態度更加謹慎。除小微企業客戶借貸門檻被普遍提高之外,互聯網的逐漸普及應用也是臺灣 P2P 網貸獲得發展新機的重要原因。

網貸行業中,不論是網路借貸還是債權轉讓都屬於債權投資。目前臺灣 P2P 網貸主要以信用貸款為主,而不動產擔保抵押債權性質的僅有一家,日昇金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Lmarket 債權商城」,其參考中國 P2P 網貸行業中的債權轉讓專案模式,債權商城將不動產抵押擔保標的資訊展示在其平台,賣方將標的轉讓于買方,商城則收取媒介服務費用的盈利模式。

臺灣不動產抵押擔保債權業務屬於小眾業務,市場相對成熟,產業狀況和資訊並未被大眾所熟知,因此市場可開發餘地較大。「傳統的線下民間放款價格高,是因為資訊不夠流通、透明,從業者得以從中賺取價差,但互聯網可以打破資訊不對稱、不透明的狀況。」日昇金執行長郭錦駩說。

支付不通、開戶困難、監管消極
大陸將非銀機構所提供的支付服務統稱為第三方支付,臺灣法令則將支付分為三種:第三方支付、電子支付、電子票證。其中,第三方支付和電子支付的差別,在於第三方支付是受臺灣行政院消保會頒佈「第三方支付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範,而提供網路交易代收付服務平台,即第三方支付的服務僅限於代收付服務。而電子支付指經主管機構許可,以網路或電子支付平臺為仲介,接受使用者註冊及設立記錄資金轉移與處置情形的帳戶,即更傾向於轉帳與資金變動的資訊記錄業務。就是說,大陸的第三方支付涵蓋了臺灣的第三方支付與電子支付業務範疇。

截至 2016 年 12 月 1 日,臺灣僅第三方支付平台有 4124 家,電子支付牌照卻只頒發了五張。而大陸目前擁有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有 266 家。

郭錦駩認為,目前臺灣 P2P 網貸發展的痛點在於臺灣網路支付不發達。有相關從業者指出,臺灣網路支付不發達關鍵在於臺灣電子支付牌照申請條件過於嚴格。此外,年滿 20 歲才可申請開戶也是一大阻礙。由此導致商家為避稅未加入實名驗證、用戶開戶困難。

臺灣華南銀行指出,金融科技應用的基礎是身份識別(即實名認證),但臺灣只有三種身份認證方式,即設備(收集、電腦)、生物技術(指紋、聲紋)、密碼。並且,適合年輕一代和白領階級的投資理財產品尚未開放,因此電子支付要回歸到供給與需求的本質。

此外,臺灣 P2P 行業還有著保守監管和負面輿論的困擾。郭錦駩透露,P2P 主管機關的思想相對保守,對網貸企業的態度模糊不清,導致尋求合作時業務推廣相對困難。臺灣金融業主管機關金管會採取正面列表,允許做的事才能做。並且,由於過去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及媒體大多報導大陸網貸的負面消息,臺灣市場對於新型態項目接受度較低。

 

個人資訊獲取難,不動產抵押擔保債權或是捷徑
對企業來說,現金流通過平臺,會違背管賬不管錢,管錢不管賬的商業常識,Lmarket 債權商城對風控系統嚴謹要求,現金流不通過平台本身就是基於此原因的考慮。

Lmarket 債權商城是目前為止臺灣唯一委託第三方處理現金流的 P2P 企業,資金託管於第三方資金流或受託人銀行信託專戶,保證在帳戶正確的情況下才能將資金給債權賣方,實際上是對錢的嚴格管控,機制上可有效杜絕平台內部上下其手,甚至攜款潛逃的違規情況。

據郭錦駩介紹,臺灣 P2P 企業現金流管理方式多為直接進入公司帳戶、負責人戶頭,較規範的企業則由投資人匯入借款人或債權出讓者戶頭,但其現金流都存在不易管控的問題。

 

Lmarket 債權商城的資訊流及現金流模式
在臺灣,通過互聯網科技將原本的借貸商業行為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的企業,都可稱為 P2P 企業。除Lmarket 的不動產抵押擔保債權外,其他的多為信用借貸。所以臺灣 P2P 行業資訊披露資訊主要為借款人個人資訊,如年收入、工作類型、信用評估報告。但因為臺灣個人資料保護法的保護,借款人個人資訊未能全面公開,所以原則上只能單方面信任借貸者,無法進行相應的核實。

相較之下,臺灣不動產抵押擔保債權必須經過政府機構登記公示,可保證債權真實存在。除債權商城披露的債權資訊外,平台還披露擔保品資訊,配合政府的不動產實價系統內登載的不動產成交價格,投資人可以評估進行強制拍賣擔保品的逾期標的金額。

郭錦駩表示,臺灣 P2P 與其說有來自監管的壓力,不如說來自於監管的不確定性。在平台創建初期,大家認為最嚴謹最安全的方法是與銀行合作進行資金管理,辦理信託專戶,但因臺灣 P2P 行業前景尚未明確,監管單位對於 P2P 企業的態度曖昧不明,行動上相對保守,因此合作機會不高。

 

不動產抵押債權,臺灣 P2P 網貸的另一種可能
據瞭解,互聯網+ 不動產的商業模式在臺灣相對成熟。通過網路提供不動產法拍屋相關資訊業務、辦理不動產租賃,銷售相關業務、進行不動產投資推廣業務等由線上資訊傳播而引導到線下商業行為的模式在臺灣已經成為相對普遍。而通過網路,辦理不動產抵押擔保債權相關業務則是種創新。

基於對臺灣相關規定及市場現狀的考慮,不動產抵押擔保債權在各方面都有優勢。

郭錦駩認為,互聯網+ 不動產抵押債權在臺灣的運行優勢體現在四個方面。

有法律保障。臺灣地區不動產物權法令較為嚴密,是債權擔保的有力保障;
符合臺灣穩健性投資喜好。據郭錦駩瞭解,臺灣定期存款比例相當高,由此可以推斷出具有穩健性的債權投資符合客戶的投資喜好;
市場定位具體。不動產擔保抵押債權市場的借款人通常是被銀行拒絕而轉向民間借貸市場的借貸者。所以,開發不動產擔保抵押債權市場從另一方面來講,覆蓋了銀行產品線的"死角",完善了整體金融環境。
借貸利率相對較低。臺灣目前銀行不動產擔保借貸年化利率為 1.7%-5%,民間通常年化達到 24%-36%。而 Lmarket 將會依擔保不動產、借方狀況、借期等作評估,把借貸年化利率控制在較為合理的 10~20% 之間。
就臺灣 P2P 網貸現狀來看,不動產抵押擔保債權市場的資訊處於高度不對稱階段,不動產抵押擔保債權轉讓模式的創建有望利用互聯網科技提高行業資訊透明度和業務效率,形成更多投資進入市場的正向迴圈,進而完善對民間金融市場的覆蓋。

(作者:左想木;本文由零壹财经授權轉載,文章不構成任何消費或投資理財行為建議;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出處連結: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7/07/05/china-p2p-pay-l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