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台灣行動支付不能被國外品牌割據

國際支付品牌(Apple Pay、Samsung Pay、Android Pay、Line pay)迅速佔據台灣行動支付版圖,壓縮本土行動支付品牌成長空間;想在網路經濟中佔有一席之地,台灣行動支付必須突圍而出。

  • 名家觀點
  • 2018/01/22

2018年01月22日 09:18 中時電子報 吳佳晉/編輯整理、文/郭錦駩(債權商城CEO)

 

 
台灣行動支付地盤已經被國外品牌搶攻插旗。(本報資料照片)

 

行動支付是新時代行動經濟的骨幹,透過行動支付所存留在支付平台的信息,已成為業者對目標族群行銷的利器;16日中國信託宣布繼Apple Pay之後,支援Android Pay及Samsung Pay綁定簽帳金融卡,加上之前風靡年輕人的Line pay 卡,中國信託成為國內支援使用「國際Pay」的先鋒業者。相信其他銀行很快就會跟進,皮夾裡的戰場將轉移到手中的行動裝置。

Apple Pay在去年3月份首度進入台灣市場,上市兩天共綁了41.5萬張信用卡,總計國際「3大Pay(Apple Pay、Samsung Pay、Android Pay)」登台至今,到去年10月底,綁卡量已達223萬張,累計消費金額71.5億元,占全數行動支付總額的54.6%,超過一半,而無法數據化估算的還有中國的微信支付及支付寶等結合跨境消費的金額。反觀台灣本土品牌「台灣Pay」情況就沒有那麼樂觀,2014年推出至今已超過兩年,目前綁卡卻僅有10萬張。


雖然台灣民眾在行動裝置使用率上超過八成,且早在2015年便邁入「行動支付元年」。但幾年的時間過去了,非現金支付的比例仍落後亞洲各國;相較於其他付款工具比例仍然偏低,國人仍然最習慣使用信用卡與現金。

推論台灣行動支付發展緩慢的原因,應為行動支付起步太晚、認證開通程序複雜、信用卡普及、缺少足夠誘因等。目前行動支付的場域大多仍在原本信用卡的使用環境,例如;百貨公司、大型賣場等。在網路經濟、行動經濟的世代裡,面對國際支付業者的壓境,台灣的本土行動支付品牌如果不能突圍,對後續一系列網路經濟或將發生骨牌效應。

 

出處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22002394-260410